敲响铃铛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,我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,只见父母俩全身穿黑,我的心情瞬间凝重起来——难道今天是在家里为某个亲朋好友办白事?
身旁的父亲依旧一副凝重的面孔,“孩子,今天我们家里在办白事,你要去给你阿姨送个礼物。”
“啊?哪个阿姨?怎么回事?”
“你姑妈的哥哥去世了,你姑妈回来办丧事。”
“哦,那我马上起来准备去。”
我父母叫我自从高中以后一直在外地求学,这几年回来时间不多,就算回来也只是短暂的三五天。家里有亲戚办白事,自然不免俗的要出一份力。父母一早起来就忙碌起来,我也迅速收拾好自己,准备出门。
车子开过安静的街道,心里还是觉得有些沉重。走进亲戚家的门,感觉到的是一股肃穆的气息,旁边的亲戚都沉闷的低头不语,仿佛所有的喜乐和热闹都消失了。
祭桌上摆着烛香,一本本简朴的经书摆在中间,某个亲戚在一旁默默地伺候着。我神色黯淡地走到高低悬挂的红布前面,手心密密麻麻地沾着一笔红鞭炮,对着亲戚们大声鞭炮三响,一吐气,应该是以此来表示希望亡者能够安详祥和地前往天堂,不再受苦难。
过程中,我们见到了很多亲戚,许多素不相识的面孔,但是彼此是同在这个精神交流沉重环节中,相互见了几秒钟的目光,更加深了这份沉重。每个人都穿着黑色或灰色的简朴礼服,头戴针状黑色或白色纸张,为着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哀思。这一刻,我体会到了死亡的的无情、接下来生活的变数,直面家人、外人的现实压力,以及面对死亡时的细微感受。
参加完仪式后,家人们还在商量着各种细节问题,我默默地看着他们忙碌,心底充满着感慨。事实上,每场葬礼都是一次深度反思,它意味着一种必须接受的遗失和秩序的变化。但是在沉重的带着一丝神秘的仪式蒙蔽下,看到亲朋好友和社区团体的支持,你会感到无限的慰籍和抚慰。
回到家里,我跟姑妈聊了几句,简单询问了一下生活,然后就下楼离开了。路上我一直默默地想着这段经历,深深地感受到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死亡及生命变化的思考,这是一种深刻的渗入人心的体验。这是一种对亲情和生命的珍视,也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态度。 纵使这一天已经过去,我依然深深感受到其中的意义和深层内涵。或许,这就是人生的一种经验,一种必须面对的抉择和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