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夜深人静,女人倦意袭来,无法入眠。她聚焦着枕边的砚台,日间她不曾注意,但此时却让她联想到了很多事情。
砚台是古代文人的必备用品之一,也是女学子学习的必需品。女人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写字的场景,那时的她手拿硬毛笔,把折腾了半天的墨团揉在砚台上,再用不成熟的文字勾画出一个个简单的字形。
想到那时,女人的内心瞬间被迎来一股清新的感觉,熟悉的场景,尘封的记忆,都被砚台唤醒。或许,这时候的她才明白,离开笔墨的日子,她的灵魂已经逐渐枯竭。
砚台意味着文化,意味着她二十几年的书本经验。女人最开始接触文字是为了读懂父母讲给她的故事,然后是为了写作业、考试。对字的认识,对文化的感觉,都离不开那个砚台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女人开始接触不同的书目,甚至是翻译与写作。那时的她,将书墨视作心灵上的必需品。如果连书墨这样的清香都摇曳不定,她自然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。无时无刻不想着自己是一个文化人,一个有文化深度的女人。
不过,砚台不仅仅代表文化,也意味着她的童年。那个年代,最让她印象深刻的只有家,山,水,书。它们给女人的幼年做了两份礼物——童贞和思想。目睹着父母勤劳耕田的场景,女人深植了珍视劳动的种子;划着船游赏在静谧河面,女人体验到了自然的魅力和力量;拥有了砚台和笔,女人得到了自己的工具,开始思考文字背后所代表的力量。
砚台见证了她成长的岁月,见证了她逐渐由一个纯真的孩子变成一个独立的思想者。
回到现实,女人萦绕在砚台的思绪,心里渐渐平静。或许,她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才真正找到内心的安静。当她想到那个人世繁忙的时代,只有文化,只有书墨与砚台,她才更真切地感受到内心的平静。或许,她可以继续学习,读书,用文字去理解这个世界,或者再次用砚台描绘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。
女人的未来,不知道会有多少未知的风景和奇妙的事物,但是,砚台会一直陪伴她,带着她继续前行。